全自动CCD印刷机是 SMT(表面贴装技术)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之一,主要用于将焊膏(或红胶)精准印刷到 PCB(印制电路板)的焊盘上,为后续元器件贴装和焊接提供基础。全自动CCD印刷机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上料、定位、固定、印刷、清洁和下料等步骤,具体如下:

上料:通过人力或机械臂将待印刷的 PCB 放置在上料机上,或者直接放置在印刷机的传送轨道上。上料时需确保 PCB 表面清洁,无油污、灰尘等杂质,且 PCB 无变形,若有变形需提前矫正。
初定位:利用推板等装置将 PCB 推送至设定位置,进行初步定位,使 PCB 在后续的传输过程中能够大致处于正确的位置,为后续的精确定位做准备。
清洁:通过除尘滚轮或者除静电毛刷等清洁设备对 PCB 进行清洁,去除表面的灰尘及静电,防止灰尘影响焊膏的附着,静电可能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害。
输送与精确定位:PCB 通过皮带或链条等输送装置沿轨道向前输送,当到达 CCD 视觉定位系统下方时,输送停止。CCD 相机对 PCB 上的基准点(Mark 点)进行拍照识别,通过图像处理算法确定基准点的坐标,并与钢网上的基准点坐标进行对比,计算出 PCB 与钢网之间的偏差值。然后,系统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钢网或 PCB 平台进行 X、Y 方向的平移以及 θ 方向的旋转,实现钢网开孔与 PCB 焊盘的精确对准,定位精度可达 ±0.01mm。
PCB 固定与钢网贴合:在对准完成后,PCB 被真空吸附平台或机械顶针固定,确保印刷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。同时,钢网下降至 PCB 表面,两者之间保持 0.05-0.1mm 的印刷间隙,间隙过大易导致焊膏变形。
焊膏印刷:焊膏被自动输送到钢网前端,刮刀以设定的压力和速度沿钢网表面移动,将焊膏压入钢网开孔,同时刮去多余焊膏。印刷方向可选择单向或双向,刮刀的压力、速度需根据焊膏的粘度以及 PCB 的特点进行调整,以确保焊膏能够均匀地填充到焊盘上。
钢网分离:印刷完成后,钢网以设定的速度垂直上升,与 PCB 分离,分离速度过慢会导致焊膏被钢网带起,过快则可能使焊膏变形。
清洁钢网:每印刷一定数量的 PCB 后,需要对钢网进行清洁。通常先用粘尘纸粘去钢网底面残留的焊膏,再用压缩空气吹净,以避免焊膏残留堵塞钢网开孔,影响后续的印刷质量。
下料:PCB 吸附平台松开,印刷完成的 PCB 被输送至下一工序,如 SPI 焊膏检测机或贴片机等,进行后续的检测或贴片操作。